31.3.09

高清電影節

今年去太古城看電影節,覺得特別亮特別淸。(但不是特別好....) 想起今年有高清電影,太古城和朗豪坊也是播此類製作,只是揭場刊時,真的不會理會那些「特別頁數」。(不過據行內人透露,印彩頁的電影真的會爆滿....他驚嘆,下年不如全本印彩色便不用做marketing!) 故看完三場,覺得眼睛被刺痛,才回想是高清之過。

三套電影,一是市川準的《我不買西裝》+賈璋柯的《河上的愛情》,二是市川崑的《阿房》,發現全是高清digital作品。片頭有Barco,什麼你看不到Barco,Barco就在你身邊,正是Digital Cinema的大佬。還未去看朗豪坊的場次,不知效果是否一樣。

第一次看電影節是高清製作,之前選片當然沒有留意到三套皆是Digital作品,其實《我不買西裝》和《河上的愛情》是短片,很明顯就會是數碼製作。近年的短片作品都多用非菲林拍攝,是當然的趨勢。數碼製作不單成本低,而且拍攝、剪片都方便,就算拍慣菲林的大導演都不得不嘗試,質感雖然不同,但小試牛刀,或想製造另類感覺,確是吸引的新玩具。《阿房》則是長片,第一場主角在花園剪盤景,光線由局部擴展到全景,先有草木顯影,再到整個花園,舞台劇一樣,以高清播放,更叫人矛盾不已--明明是電影,看上去是舞台,眼睛卻感受到比劇場更真的映像。

今期Sight & Sound總編寫了篇「Turning the Page」,講的正是Digital Cinema的可能性。以為他像一般的die hard菲林迷,一定會片到數碼化片甲不留。 他卻持平地說出現況及期望。

"It's not just the obvious things -- inferior representation of movement, synthetic-seeming colors....it's something ineffable......and the way light falls that digital somehow distorts." 這當然擊中任何影迷的穴道。他不忘提到數碼錄影為新導演降低門檻的好處,但也抵死地指出,電影行業沒有因此而復甦,反而只有更多劣質作品湧現,拖垮電影世界。

不過避免一面倒地狂踩數碼新科技,他就quote了一個導演Dante製作新版Public Enemies的故事這位導演一直鍾情數碼攝影,今次拍戲,用了 Sony F23(好像賣廣告,但實質上真的真的不是)。像杜琪峰一樣,他愛拍黑夜。他說 F23拍晚黑時,燈也不用打,感光到厲害,他更認為能夠更傳神地捕捉黑夜的感覺。

黑夜的感覺,是有光還是無光? 就像《阿房》裡的「舞台」,清晰,是增加了現場感還是陌生感? 數碼和菲林一樣,去到最後還是個人喜好和習慣的問題。也或許有一天我們會認為,如Dante喜歡透光的黑夜一樣,那白得人暈眩的光明才是真實的。